十四歲的時候,突發奇想寫了「十四歲的禮讚」送給與我同一天生日的同學,其實我跟她並非很要好,只因為我們同一天生日,我總是對生命中偶然的巧合感到訝異與驚喜;忍不住要歌頌一下,詩的內容稚嫩得無法再想起任何可以記憶的句子,當然,因為我送了她這首詩以後,我們成也了好朋友。

十四歲,懵懂的開始對周遭的事物起了反映,徒增的繁重課業、繁重的家務,還有被某些無名的思緒蟠踞無處投訴,於是變成一個「失語」的人,唯有拿起書本裝模作樣地才能避開一些不想參與的場合,在一些艱澀的字句裡尋找可以證明自己師出有名的理由,往往,我大聲地「朗誦」表示一種控訴,我對詩的啟蒙應該是來自於「朗誦」;有韻律的文字,用聲音演說時多少掩飾了心裡的澎湃與悸動。

曾經參加朗誦比賽的詩:

 

上山   

(Going Up the Mountain) 1926

胡適作詞、趙元任作曲  

努力!努力!努力往上跑! 

  我頭也不回呀!汗也不擦,  

拼命的爬上山去。半山了!  

努力!努力望上跑!   上面已沒有路,

  我手攀著石上的青藤,  

腳尖抵住岩石縫裡的小樹,  

一步一步的爬上山去。   小心點!小心點!小心點!  

努力,努力!努力往上跑!

  樹樁扯破了我的衫袖,

  荊棘刺傷了我的雙手,

  我好容易打開了一條線路爬上山去。  

好了,好了,上面就是平路了,

  努力!努力!努力望上跑!

 

上面果然是平坦的路,  

有好看的野花,有遮蔭的老樹,

  但是我可倦了,衣服都被汗濕遍了

  四肢都覺軟了,我在樹下睡倒,  

聞著那撲鼻的草香,   便昏昏沉沉的睡了一覺。

 

睡醒來時,天已黑了,  

路已行不得了, "努力"的喊聲也滅了。

 

猛醒!猛醒!我且坐到天明,

  明天絕早跑上最高峰,

  去看那日出的奇景!

 

 

當時並不知道這是歌曲,指導老師教我如何運用聲量節奏朗誦這首「上山」詩,每讀完一遍彷彿也登上了山巔、汗流浹背。

十四歲時,國中二年級,我的班是女生班最後一班,所以教室安排與一年級的第一班銜接於一個直角上,剛好是弟弟的班。十四歲的我已褪去了幼時野丫頭的封號,開始走文靜路線,時時倚盼窗邊冷眼看著幼稚的弟弟在走廊上調皮搗蛋和同學打鬧,心緒總像敷著一層面膜,朦朧的又不忍揭去,以一種似近似遠的距離解讀眼見的一切。有一天,弟弟拖著一位同學來到窗邊:

「姊,這就是我們班的才子,他會寫詩!劉克華」跟我同姓,個頭不高,單眼皮,面貌清秀俊白的小男生。

「你也寫詩嗎?」他落落大方的問,我倒被他問得有些害羞了,臉上一陣紅熱,寫詩是多麼私密的事,那些一不小心就會洩露心機的曖昧文字怎能讓這小男生看出端倪了?

「那,你寫詩嗎?」我站起來比他高了半顆頭。

「有,不多,我比較喜歡讀詩。」鄉下孩子很少像他這麼健談的,文化刺激不夠,能遇到能談詩的更少。

說到讀詩,我就更汗顏了,除了教科書上的詩,不是楊牧就是楊喚,還有誰的詩可讀?但面對這個古靈精怪的小男生我可不願洩了底,「你讀誰的詩?」我反問他。

「鄭愁予呀!」我壓根沒聽過。

「他有甚麼有名的詩嗎?」我這一問孤陋寡聞顯露無遺。

「錯誤啊!沒聽過嗎? 我達達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這小男生能言善道,把整首詩背給我聽,雖然一時間無法理解詩的意思,但優美的文字已讓我沉醉在這詩的語境裡了。

噹噹噹!上課鐘響起,這男孩敲醒了我對詩的嚮往...............

 

錯誤

 

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我猛然想起這個男孩。記得多年以前有一次返鄉無意間遇到他的父親,原來他父親與我父親是熟識,提到他的近況,搖頭說:「唉!不知他在搞甚麼?去北藝大讀戲劇,現在又搞劇團..............」似乎對他兒子走上藝術這條路頗不以為然。當時大家都各自奔忙著自己的前途,而我也不過是整天埋首在數字堆裡無法抽身的會計,離「詩」已遠矣!只當是一段兒時的回憶讓他繼續的留在記憶裡吧!

昨天,在網路搜尋資料,無意間發現了一個網頁:六藝劇團,團長:劉克華,我想起他父親跟我說過他在搞藝術,引起我的好奇,於是我展開了網路奇搜,比對了一些資料以後,我確定就是他。

我撥了劇團的電話,留下我的連絡電話,我靜靜地等待「那個站在我窗邊講詩的男孩」回電。

六藝劇團:六藝劇團是一個以「教育」為出發的團體。「禮、樂、射、御、書、數」孔子謂之「六藝」,團名「六藝」,即是取其「能文能武、能動能靜、多才多藝」的多元學習與教育內涵。六藝劇團希望結合教育與表演藝術,以輕鬆活潑的方式,讓觀眾在歡樂之餘,獲得新知,寓教於樂,開展新的視野,豐富生活的藝術內涵。六藝劇團自2001年 9月成立以來,以「教育」做為創團宗旨,在全省各鄉鎮、學校、偏遠社區進行富教育意義之表演與活動,達到教化人心的目標。教育主題涵蓋:生命、性別、生心理健康、法治、自我保護等。

我正在仔細搜尋更詳細的資料時電話響了:

「請問劉XX小姐在嗎?」字正腔圓的音調,當然已沒有稚嫩的童音了。

「是,我是,你是劉克華?」

「是的,我是........」

「你還記得以前站在窗邊給我講詩嗎?」

「我記得啊!你是劉XX的姊姊....................」

現在網路尋人太容易了,想要消失不見都很難了。找到了「詩」的引路人,似乎像尋到親人一樣,偷偷的掐指一算,不堪回首,人生在半百的關頭似乎開始回朔逆反的意猶,也許也是「初老」的徵兆,過去的影像越來越清晰,而越靠近眼前的事物卻漸層的淡化............還好趁著髮未全白、齒未掉光,還能與兒時的同伴重聚還算不遲。

我們相約於下星期的某一天見面,日期等靠進時再確認,也許靠近一點,變化少一點.............

這個當年古靈精怪的小男孩,現在卻搞起了最傳統的「孔孟」藝術,令我跌破眼鏡了........

 

接連幾天泡在詩的醬缸裡,不入些鹹濕味是很難,從花蓮詩歌節回來後,僅能佐以清粥小菜淡化這幾天激進重鹹的口感,這一醬缸鹹濕(詩),足夠配我半年恬淡無味的生活.........。

在我開始要記錄2013年太平洋詩歌節時,我猛然想起那個站在我窗邊講詩的男孩............(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丫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