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8603.JPG   

時光越來越容易倒流,不知不覺中,有些事物就自然倒著走,這樣也好,有很多遺落的東西也不經意地拾綴起來。

不再說些老氣橫秋的語彙了,還沒到七老八十,慢慢兜著吧!反正掉的比收拾得多著,不急、慢慢來。事實上,「回憶」是有助於「回春」的,就像我接連返鄉採訪2次,曾跟花媽說:「我19歲離開花蓮,每次回花蓮都感覺自己仍然是十九歲。」當然是那樣的空氣、那樣的光影,那沒有跟上科技速度的漫慢生活,有很多老房子、老故事、老樹、老巷,或是一直躲在口腔味蕾裡的家鄉味,彷彿一直等在某一個角落裡待我一一尋回。很多人也許像我一樣,喜歡到花蓮尋找那一份年輕飛揚的感覺,與其說花蓮是一個適合「養老」,不如說是一個可以「回春」的地方。也難怪花媽翻山越嶺遠嫁花蓮也賴著不走了,從此青春永駐。文哲大哥說:「花蓮的空氣很黏人。」在野雲盛情邀約下,第一次造訪花蓮便有著如此真切的體會,跟空氣無關,跟人有關,野雲是在地專業導遊,想必一定有本事讓訪客再度黏上。

幾次當「不速之客」已造成驚擾,在凡醫下診後與花媽一起談天說地到凌晨,至今還沒有人有像我這樣「不速」者,總是這樣,花蓮夜未眠,靜謐的更透徹,雖然花蓮的潮聲已被堤防推到外海,但我們聊天的時候似隱隱地聽見潮水拍岸的聲音,一波波時光浪潮被推回到岸上,不是訪客不走,是那樣的夜非常令人沉醉。

 

想想,那些都是去年夏天的事了,我的時差居然慢了半年,在這寒氣逼人的左岸想著「那些夏天的事」,還真有些暖意呢!

以下是夏日採訪花蓮的原稿,花蓮實在太多題材了,編輯僅要我寫1500字,我已盡最大的努力刪減仍多了1000字,這是論件計酬,又不是論字計酬,我是不計成本大寫特寫。感謝花媽還幫忙補拍幾個鏡頭(好像編輯忘了放上),花蓮有你們真好,有你們守著這「翡翠色的一方手帕」(楊牧的「帶你回花蓮」),讓我覺得「回花蓮」有一股驕傲感呢!

 

 

undefined undefined  

 

 我還記得那清甜多汁的夏天.....

 

 

 

 DSC09001.JPG    1-1-10 石來運轉

 

 

 

沿著舊鐵道追尋花蓮火車站的舊日時光

 

 

1.1台灣舊鐵道文化園區一館

地址:花蓮市中山路71

電話:03-8338061

 DSC09009.JPG          1-1-6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位於以前花蓮火車站的舊址,1908年,日本總督府在花蓮北濱一帶著手設立花東線鐵路營運中心,各種鐵路設施依序完工。1943年全線通車直到1988年花東鐵路與北迴鐵路接軌,雄踞花東80年的花蓮火車站也正式步下歷史的舞台,但是原有的建築與鐵道設施卻留置於原址漸漸受風雨侵蝕荒廢,後來在一群熱愛鐵道文化與文史工作者結合地方人士奔走之下,始於2002年花蓮縣政府文化局改設為「花蓮鐵道文化園區」,重現花蓮火車站舊有的歷史風華。

 

位置在舊花蓮車站前噴水池舊址新建的「石來運轉」巨型滾球的前面,一進門中央矗立兩棵蒼勁的老松如忠實的守門員鎮守著這百年的鐵路遺址,園區裡幾棵巨樹也見證了這裡的興衰與復舊。古老的售票口、紙本火車票、站長徽章……還記得火車上的茶水工快速倒茶的絕技嗎?連「永懷領袖」的銅像也隱身此地變成古蹟,每一個舊物都迸發著古老的氣味,濃濃的懷舊氛圍有如走回時光軌道,耳邊一直迴繞熟悉的動力火車聲「步步去洽」的回音。

 

園區日式建築處處留下日本殖民的歷史遺跡,在歲月沉澱夠久了之後,淡去了「抗日」的仇恨,日式建築已再度融入在地文化表現創新與希望,可見文化是不可抹滅的歷史考據,每一層都堆疊著今日的花蓮。

   花蓮趣10期Scan-3

 

 

 

1.2花蓮舊鐵道園區二館

 

地址:花蓮市博愛街2435

 

花蓮舊鐵道園區二館,原稱為「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小交通部之一﹞,成立於1909年,保留著以前日治時代花蓮港出張所、鐵路醫院、警務段、工務段辦公室等日式房舍。

 

門口的日式瓦片牌樓掩映在幾株古木綠蔭下顯得格外清幽雅致,庭園內保留著舊有的建築與設備;舊工務段、警務段辦公室、打鐵工房、拘留所等。這裡常有

藝術展覽及文化活動,園區外圍的木製圍欄外保留了舊鐵道、進站標示號誌,撥道岔設備,都是很多人兒時記憶裡對鐵道殘留的深刻印象。

 

1-1-8    1-1-9

 

 

DSC_9441   DSC_9470

 

 

以上兩張照片為花媽拍攝

 

 

 

 

聽松風再起-詩意盎然的松園別館

DSC08920.JPG  

 

 

地址:花蓮市松園接65

電話:03-835651

門票:1021115日起收取民票,全票50元,半票25元,團體票40元,

     持有身分證明戶籍設於花蓮之民眾免費。

開放時間:每月第二、四個周二休館,週一至周日上午點至下午6點。

         7/19/30日延長夜間開放至9點。

DSC08934.JPG  

 

這位於美崙山上一處軍事禁地,約建於民國31年,為花蓮「兵事部」辦公室,傳言1943年日本於中途島戰敗後,成立「日本神風特攻隊」,以「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自殺攻擊模式,出任務前曾在這裡接受天皇賞賜「御前酒」,更增添了此地傳奇的色彩。九十五年重新修建設計之後,由縣政府委託民間機構打造成「文化創意產業的實驗園區」,發展為全國唯一的「詩歌劇場」展演場地,連續幾年在此舉辦「太平洋詩歌節」活動,2013年以「島嶼詩響起,地球村共鳴」漸漸打響了松園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可見用「詩」來行銷花蓮不啻為高效益的「城市行銷」。

DSC08963.JPG   

 

DSC08965.JPG    DSC08966.JPG

 

 

 

DSC08932.JPG      DSC08901.JPG  

 

DSC08956.JPG   DSC08970.JPG  

 

 

「松園別館」的松樹為日人移植過來的「琉球松」,抗鹽、抗旱的特性,百年後蒼勁的樹幹已張成傘狀松林,與松園折衷式暗灰色「歐日」圓拱門柱建築形成一股神祕光影的輝映,蔓生茂綠的藤葉已沿窗攀附裝飾成畫框一般,每一處窗景都彰顯著詩意盎然,來此聽松風微動,眺望太平洋大船入港,讓人禁不起要吟詠起楊牧的「帶你回花蓮」:「容許我將你比喻為夏天回頭的海涼 翡翠色的一方手帕 帶著白色的花邊 不繡兵鑑 繡六條補漁船………

    

 

 

轉角遇見「有的沒有的二手書店」

 

地址:花蓮市國富1772

電話:0929-593151

DSC08543.JPG    DSC08554.JPG  

 

循線找到吉安鄉的舊址才發現「有的沒有的」已經搬家了,其實只是搬到了後面的巷弄裡,並且擴大了營運,兼營民宿。年輕的女主人操著娃娃音親切的介紹著她的店:「我希望每個家裡都能有一樣老東西,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了老東西,家和空間也就有了沉穩的重量與力量。」這一對年輕的小夫妻選擇花蓮實踐他們島內移民的夢,大膽的背後只有一個天真的理由:「花蓮的空氣不用錢!」他們從經營一個二手貨鋪開始,慢慢在網路上建立了名號,由於孩子漸漸大了,他們需要為孩子打造一個更像家的工作空間,於是他們貸款買了房子,樓下經營二手雜貨,樓上有兩間精緻的客房做為民宿,希望以接待朋友的方式來完成他們的移民花蓮的美夢。

「有的沒有二手雜貨」店內沒有多餘的裝潢,一且都用「舊」貨來妝點擺設,處處都可看見女主人化腐朽為神奇的「平民美學」。

DSC08562.JPG   DSC08571.JPG

 

DSC08578.JPG

  年輕的老闆娘

 

 

4.1讓所有的記憶都在「時光」裡擱淺-時光二手書店


地址:花蓮市建國路8   (三民街、民生路口)
電話:03-835-8312
營業時間 :1300~2200

 

undefined    

 

每一本書都有故事」這是「時光二手書店」負責人吳秀寧經營二手書的初衷,十年前承租這間60年的老房子,當屋子裡的老書櫃擺滿了書,刷舊的老木桌倚著有窗格的窗子,老檯燈昏黃的光線映照如時光倒影緩緩的在這舊書房裡擱淺了,所有的故事靜候在這裡待續...........十年的「時光」,讓一個舊文化產業走出一片新天地,慢慢的打開了知名度,成了許多愛書人挖寶的天堂,許多遠道而來的觀光客更將這裡定為必來看的景點。

DSC08614.JPG     DSC08628.JPG  

 

 

 

 DSC08631.JPG  

4.2重返「時光1939

 

地址:花蓮市民國路8016

電話:03-832-1939

 

DSC08648.JPG   DSC08654.JPG  

 

去年3月,「時光」另擴充了新店了,新店也是有七十年歷史的日式平房,這間房子經過考證後得知是1939年由一位日本牙醫湯橋春榮所建,屋樑上還刻有牙醫的名字,於是就將這間新店定名為「時光1939」,似有將時光推向更遠的地方的況味。

undefined    undefined  

 

「時光1939」日式庭園空間,門前有茂密的古樹,外面蟬聲唧唧與室內空間對比更顯靜謐、清幽,店內營業以簡餐為主,二手書只是少量精選,但並未減少書內的書香氣息,每月固定舉辦藝文演講,將此營造為藝文展演的園地,花蓮的巷弄裡處處呈現著濃濃的文氣,一份下午茶,一杯咖啡,在時光的流轉裡,懷想曾經在1939年代這裡所發生的故事……..

DSC08683   DSC08714

 

DSC08681.JPG      DSC08696.JPG  

 

 

 

 

將軍府-美崙溪畔日式宿舍群落

 

地址:花蓮市中正路622

 

DSC08996.JPG     DSC08741.JPG  

                              這釘住歲月的鉚釘

 

已經有70年歷史的美崙溪畔日式宿舍建築群落,其中屬單獨建物的一棟是當時日本陸軍駐花蓮最高指揮官中村大佐的官邸,所以這棟建築被稱為「將軍府」。

 

從中正路往中美路方向,一過中正橋右轉,路口即有標示「將軍府」路牌,走下小坡,「將軍府」的門口一對夫妻樹繾綣纏繞成一個圈,榕樹的根鬚緊緊的攀附在一起百年也不煩膩,枝葉繁茂幾乎覆蓋整個建築,除了「將軍府」是有整修開放參觀,其餘的日式房舍仍未修復,斑駁的門板上鏽蝕的鉚釘標註著這段滄桑的過去,因年久失修而刻意保留下來的荒涼華美的風貌,令人久久不忍離去,對著這批殘舊破屋猛拍照,深怕錯過了就會傾圮了。

 

 

石雕博物館

 

地址:花蓮市文復路6

DSC08785.JPG  

DSC08777.JPG  DSC08779.JPG    DSC08831.JPG

 

DSC08834.JPG     DSC08840.JPG

 

DSC08858.JPG  

 

 

花蓮以產大理石而聞名中外,素有「石頭的鄉」美譽,石雕博物館也是全國第一座石雕博物館。
1995年由花蓮縣政府與花蓮縣國際藝術村協進會共同主辦「1995花蓮國際石雕戶外創作公開賽」,也開創了國內地方社團辦理國際石雕活動的先河,館外展示園區的石雕作品,是多年來蒐集和透過舉辦國際石雕比賽活動所典藏的精品。1961年榮民大理石工廠在花蓮設廠,引進各種石材加工技術,造就許多傑出的石雕藝術工作者,現居住於花蓮從事石雕工作者約三百多人,2001年「花蓮縣石雕博物館」正式成立,成為臺灣首座石雕專題博物館,推廣石雕文化,並成為臺灣與世界各地石雕文化保存、研究、展示、教育及資訊交流的中心,除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外,並與兩岸石雕藝術家交流與研討,增進石雕藝術創新與技術觀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丫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