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陣子我落了很多的工作,連申報營業稅也拖到最後一天。我必須停掉我某些感性的神經,要正式進入「理性」的系統才能啟動我的稅務工作。

一早,我就癱了一桌子的發票,醞釀工作情緒,整個步調都跟著慢下來,無法專心。

我為了慰勞我枯乏的工作內容,又不想讓自己處於fighting狀況,我刻意放了一部曾經想看一直沒有看的片子「海洋天堂」,以為這部片可以讓我像徜徉在海洋中一樣輕鬆自在的完成工作。

起初,戲劇的步驟跟我的工作效率一樣緩慢,一面聽,一面看,不知注意力是該放在哪裡?一張發票重複的KEY錯,而劇情也趁著幾個錯誤的縫隙悄悄的進入我的意識領域,進而盤據整個情緒,桌上的發票也越顯混亂,更多了好幾坨濕潤的衛生紙.........

李連杰難得收起螢幕裡的拳腳功夫,而以獨自撫養一個自閉兒的父親角色呈現,據說他接演此片僅象徵性的收取1元人民幣,可見這個角色是值得為「他」無價奉獻。更讓我意外的發現李連杰他那剛烈的漢子居然有一口溫潤語調,演起慈愛父親更令人動容。

李連杰飾演王心誠,在水族館遊樂園工作,兒子大福(文章)22歲,是個自閉兒,幼年就失去母親。因父親一直在水族館裡工作的關係,大福有著天生好水性,「像天生應該生在海裡的魚」一樣,性格純良、聽話,一直與父親過著簡單卻知足的生活。為了照顧大福,他一直都沒有再娶,雖然他的好父親的形象贏得鄰居女士的好感,但也沒有進一步的發展,只是維持好朋友的關係。原以為就這樣可以一直做到退休,領一筆退休金和兒子繼續下半輩子,然而天不從人願,他罹患肝癌末期,當他知道這個事實以後,他開始為他離開後兒子的後路鋪展出一個偉大的父愛計劃........

片子一開始就是重頭戲,只是很難料想他們要做甚麼。

一對父子坐在一艘小船上,父親將他們的腳用麻繩纏繞,還綁上鉛塊,一旁的大福還以為父親是要帶他游泳一臉凝滯的喜悅。噗通而下,鏡頭停留在海裡呈現海水的柔波,劇情就以這樣慢速的波動進行。諳於水性的大福把一心求死的父親托上岸,這對父子匆匆結束的預計七天的旅行,他走前交代他的鄰居好友七天後再來幫他清理房子,桌上早已擺著他的遺書。

他認為老天不要大福跟他走,所以他開始積極的為大福尋找適合收養的地方,及訓練他如何獨立生活的能力;這些橋段每一細節都有安置催淚彈,教大福打蛋煎蛋、摺衣服、搭公交車、在每件衣服上縫上名字、由一個大男人來執行這樣女性化的工作著實倍感沉重。到最後,導演簡直是要你把所有的淚水傾倒完才罷休;他背上了海龜殼,挺著不舒適的身子跟兒子在水族槽裡扮演追逐海龜的遊戲,讓孩子識別過幾天爸爸就會變成壽命很長的海龜,可以永遠陪在他身邊,當他想爸爸的時候..............最後,他真的死了,鏡頭帶到水裡,大福抱著海龜在海裡游泳的畫面.......淚....決堤了....

這部預知死亡的戲沒有一點煽情,甚至戲裡的演員好像也沒有甚麼流淚的鏡頭,但是,相信螢幕下的觀眾已經泣不成聲.......

這故事雖然是料想得到的情節,但相關「雨人」的影片從最早的達斯汀霍夫曼到韓國片「馬拉松小子」每每都有彰顯自閉兒艱苦成長的過程,自閉兒的天性如天使下凡令人憐愛,每一齣都能賺飽熱淚。而飾演自閉兒也成了演員演技晉級的里程碑,不管誰演,都有令人激賞的表現,如此劇中的大福,雖是堂堂7尺之軀的大男孩演得讓人忍不住要上前抱抱疼惜一番。人性的柔軟在這樣的題材下更容易卸下心防,毫無虛矯毫無掩飾,良善的不忍踩死一隻蟑螂一般。

如果,你最近覺得太幸福了,應該租一部「海洋天堂」來消化一下幸福過度的飽足感,順邊通一下淚腺。我寫的不是影評只是心得,還有很多精彩的片段留待你慢慢溫習那些曾出現在生活經驗裡的感動。

我的網路申報工作持續到下午才以龜速的進度完成,接下來還有龐大的傳票要登錄,還好有這一部戲來宣洩飽脹的壓力,撐起我後續的繁複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丫頭 的頭像
    丫頭

    我在左岸的沙洲上遺落一個吻印

    丫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