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晚睡,若要旅行,往往要起早趕晚的,克服生理時鐘是最大的問題。為了趕早上7點出城,我們得6點起床,這個壓力足夠讓我一夜淺眠幾乎能感覺時鐘的滴答聲,不到6點便自動清醒,也弄不清到底睡了沒有?

老的好醒,要叫醒兒子可就得費些功夫,不能「叫」醒,怕有起床氣,只能分階段的「催」醒。人叫醒了,身體還沒熱機,磨磨蹭蹭的拖了些時間,匆匆下樓吃完早餐已經6:55分,小江已經在樓下等我們了。

「真不好意思,好像來不及出城了。」我說。

「沒事兒,可以,早上車還不多,不要緊。」小江操著一口山東口音的北京話,口裡如滾珠一般,有時快得會漏聽了幾個字。

小江說;我們先到八達嶺,然後再轉往「古崖居」,他說有個朋友推薦一定要去這個地方,然後再去香山。這怎麼有可能趕這麼多地方呢?我心想,以我的體能,能上長城都不知道要爬多久了,再說從這兒到八達嶺少說要2個鐘頭吧! 不管,有人開車,我就不用操這心了。

 

北京行10-11日行程圖  

回來看地圖才知道,小江預定要帶我們去的地方可是繞了一個北京城還大的範圍,地圖A是我住的飯店;B是八達嶺;C是古崖居;E是臨時加進來的行程十三陵,也因這個多出來的行程,以至於沒能去香山看楓葉,後來我們調整13日(星期天)和老公休假再一起去,但由電視得知,12日(星期六)香山楓葉季的第一天,因為十一長假補假所以遊客很少,所以預計13日休假日一定會堵車,所以,此行沒去香山,是最遺憾的事,其實我遺憾的不是沒看到楓葉,而是因為香山是我最喜歡的女詩人兼建築師林徽因曾經在這裡養病的地方,這裡也是她真正開始有大量創作的場所,大家都知道徐志摩暗戀她多年,也曾以朋友的身分去香山探望她,以至於他在後來給他的信中寫道:「我還牽記著你家矮牆上的豔陽。」指的就是1931年夏天,徐志摩去香山探望過林徽因,而林徽因的詩裡有一首:那一晚,在人間四月天的劇情裡,劇作家把這詩編寫成徐志摩離去後林徽因寫下的心情,當然,林徽因從來沒有承認過,但,推敲

 

 

 

十七歲的林徽因(取自網路) 徐志摩所牽記的矮牆上的艷陽。 (取自網路)

 

起來似乎真有那麼回事,大家都知道,同年11月,徐志摩便因為飛機失事而離世,這首詩,讀起來就更增加了戲劇性。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藍的天上托著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牽著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鎖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兩人各認取個生活的模樣。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飄,
細弱的桅杵常在風濤裏搖。

到如今太陽只在我背後徘徊,
層層的陰影留手在我周圍。

到如今我還記著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淚、白茫茫的江邊!

到如今我還想念你岸上的耕種:
紅花兒黃花兒朵朵的生動。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頂層,
蜜一般釀出那記憶的滋潤。

那一天我要跨上帶羽翼的箭,
望著你花園裡射一個滿弦。

那一天你要聽到鳥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靜候著你的讚賞。

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亂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闖入當年的邊境!


- 林徽因 -

又扯遠了,我寫的是「印象北京」也許跟真實的北京有一些差距,我的旅行的意義,就是循著我「印象」的地圖遊走,因為這些地方都是曾經在我過往的經驗或者想像中的場景,既然我來了,就尋夢而去!

從地圖上看往八達嶺要走的是G6京藏高速公路,顧名思義,這條路為一直通往西藏,我好奇的問小江,你走過了嗎?他說:「這不行,要開好幾天呢!我這兒車也不夠高檔,沒辦法上西藏。」在台灣海島住久了,對遠沒有距離感,總以為看見了指標,目的就不遠矣!

路上經過十三陵,小江臨時起意先彎去看看,既然開車不嫌麻煩,多看一個風景沒甚麼不好,而我們都不知道十三陵到底是誰的陵墓。約7點出發,此時好像走了一個多鐘頭,出門時雖有點寒意,氣象報告說最低溫14度,一早北京是難得的好天氣,晴空萬里,連一朵雲彩都沒有,也許是往山上走,下車時,穿著外套已感覺像台灣的冬天,如是這樣的氣溫,我應該是要穿上毛衣的,對比的是,在入門口遇到了一群外國人,大家都穿著夏天的T恤,我怕冷怕得有點自卑呢!DSC03639

大宮門內安置著長陵碑

 

DSC03655

巧遇一群國外觀光客,我身上穿著長袖厚T恤,一件薄外套,再披一件圍巾,遇到這一群健兒,不免對自己東亞病夫的體魄感到自卑。

 

DSC03647  

神道 :由石牌坊到長陵,全長7公里的路稱為神路,但現在將碑亭、石象生到欞星門的一段圈起,作為開放的景點,稱為神道。神道包括碑亭、石象生和欞星門。

 

DSC03641

碑亭:建於1435年,是一座重檐方亭,四面各有一孔雀門。內樹一石碑,上刻  “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碑文有3500多字。碑亭外的四角,分別豎有4支華表。從明仁宗為其父朱棣寫了一篇3500字的紀功碑文後,再也沒有嗣皇帝續寫,所以現在除了長陵碑外,其餘各陵都成了無字碑。

明十三陵中國明代皇帝墓葬建築群,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下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距離京城約50公里,自永樂七年五月(1409年)啟用,直到安葬崇禎帝後結束,歷時230多年,共葬有13位明朝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餘名妃嬪、1位太監,是全球保存完整皇陵墓葬群之一,200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取自維基百科

當我們走在神道上,高聳的柳樹林列兩旁,隨風飄忽幽幽,我還感覺非常柔美,口裡就開始哼唱著:

柳條兒細 柳條兒長
姊兒在山坡底下放綿羊
羊兒低頭吃青草 姊兒低頭縫衣裳
姊縫衣裳為誰忙 丈夫要去打匪黨
穿了衣裳溫又暖 勇氣百倍上戰場
上戰場 我士氣旺
士氣旺 敵難當
敵難當 我打勝仗
打勝仗 滅匪黨
奏起凱歌回故鄉
山坡底下大家一同來放羊

哼著哼著,發現這是一首國共內戰時的愛國歌曲,沒敢唱完,而自小生長在農村的小江也一路跟我做生態植物教學,他說柳樹招陰,一般人不會在住家旁種柳樹,柳樹的木材多半也是做棺木的材料。聽起來一陣發毛,再看看這神道的盡頭似乎還要走2公里遠,我們知道這裡是明朝陵墓,小江在車上有講他為什麼在e-mail行程上沒有安排城內的「紫禁城」,他說;他有靈異體質,他對古老的建築總感覺陰氣很重,回家都會做惡夢。我雖然對無形無相的東西沒有感覺,但聽他這麼說好像也沒必要再進到陵墓內去打擾那些明朝的皇族宗親了。每一個朝代都有陵墓,中國的歷史全都埋在這些陵墓裡,掃也掃不完,幸好國父推翻了「帝制」,頂多還記得「中山陵」,還有誰記得「蔣中正」和「毛澤東」的陵墓在哪?後代子孫應該不用再費勁的去掃「別人」家的墓園了吧!不過回來爬文後,不後悔沒進去,光要走完十三陵,長城是去不成的。

我還是交代一下我有紀錄的門票,十三陵的門票是RMD35元(TWD168元,我兌換匯率4.8元換算)。

上車繼續開往長城,當車經過居庸關時,我想起野雲閒風格文寫的「居庸關」,長城路遙遙,又如此陡峭,沒想過要親自來一趟。小江選擇八達嶺的原因,是因為這裡是最早開發的一段明朝長城.........

 

八達嶺是位於北京市延慶縣內臨近居庸關的一個山峰,最高點1015米。地處於北京西北。八達嶺最著名的是它的長城。它是中國開放最早的一段長城,也是至今為止保護最好,最著名的一段明代長城。其可行部分全長3741米。它建於1504年,關城有東西二門,東門額題「居庸外鎮」,刻於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門額題「北門鎖鑰」,刻於萬曆十年(1582年)。

 

萬里長城八達嶺段建於1505年(明朝弘治十八年),東窄西寬,有東西二門,南北兩面各開一豁口,接連關城城牆,臺上四周有磚砌垛口。城牆頂部地面鋪縵方磚,嵌縫密實。內側為宇牆,外側為垛牆,垛牆上方有垛口,下方有射洞。城牆高低寬窄不一,平均高7米多,有些地段高達14米。牆基平均寬6.5米,頂寬5米多,可容五馬並馳或十人並進。(取自維基百科)

DSC03749  

由於沒有專業的導遊,我所知道的也都是Vicky(維基)告訴我的,小江說,他也托我的福第一次來八達嶺,就像我一直沒有去過阿里山一樣,「居住的地方,沒有風景」這到地大物博的中國大陸更不意外了。對長城的印象只是概念,因為太長,人與時間都太渺小,我不認為我可以爬了一段長城就對它的悠久有深入的了解。

再從停車場搭免費接駁車進到長城入口時,車掌小姐有一段非常神速的廣播,稀哩呼嚕的講畢車剛好到達,我沒聽懂全部,小江聽懂了,他說;我們先去買纜車票上去,這樣比較省力,纜車票來回RMD150元(TWD720元),門票加保險費印象是每人55元(TWD264元),這費用真是貴,上網查了一下,這幾年的票價幾乎飆了一倍。老公出門前有交代小江,今天出門的所有費用不要跟師母(他這樣稱呼我)搶,但他完全沒照做,一路上搶得我已經放棄付錢了,我知道為什麼國民黨會輸給共產黨了,我只好拿出筆來一一記帳。

拿了票,往纜車入門口的階梯走,但階梯上已擠滿了排隊搭車的人潮,我們耐心地跟著隊伍往上攀登,到大陸沒有不排隊的,等我們登上了階梯,廣場上已經繞了幾圈的隊伍,算算時間,沒有2鐘頭是上不了長城了。我開始煩躁起來,隨口問小江能不能退票,小江來過台灣,他知道台灣到處都可以抗議,退票應該也是很合理的事,況且他山東槓子頭的性子,鐵定會去爭取一番的。他鑽出了隊伍到入口處去退票,果真成功,這一點讓我對大陸的「文明」有了一點感覺了,也總算退回那TWD720x3的門票了。

DSC03686.JPG  

長城上幾乎每一塊石磚都刻有名字,這是中國人有「刻碑癖」不足奇,但長城上也有很多外國人的刻字,不是中國人才有的病。

DSC03733  這一段一點都不誇張,這角度是自然的俯角。

退了票,當然得自己走了,說真的我一點信心也沒有,我這兩條腿,除了每天走個5-6分鐘到八里左岸步道去開車、停車,似乎沒有任何運動訓練就來爬長城了,是不是也能稱上「好漢」。雖然說「文學」不為政治服務,但是毛澤東的這句「不到長城非好漢」不但為悠久的歷史長城賦予最高的定位,也為他所帶領的「紅旗」軍從江西向北方長征的隊伍增添了恢宏的氣勢,當時這條「長征」之路被譏為「長逃」之路,而事實上,這段「長逃」後來變成的「長跑」,一路跑贏了與國民政府的內戰,最後「縛住蒼龍」,此蒼龍指的是蔣中正。他們二位相互敵對的政敵,揮軍掀起一場中國近代史上人類的浩劫,比起國共內戰的破壞、台灣是中日戰爭的戰場,爾後的文化大革命更讓中國人經歷了一場恆久煎熬的煉獄,台灣的民主進程雖然緩慢,但是他所引導的「十年浩劫」足足延緩了與台灣40年在經濟上的發展與生活條件上的差距,這毛澤東當初在「長征」時誇下的豪情壯志「不到長城非好漢」,後來看來勝負也明顯立見。不過又經過20年後,改革開放大門一開,儘管仍然處處掣肘,現在的中國已與20年前不同凡響了,油然是甦醒的猛獅。歷史人物的功過,時間尚且不足以沉澱許多塵埃,不過中國大陸上的歷史學術研究學者已經開始為當初完成「北伐、抗日」的蔣中正重新 平反 他的歷史定位了,而反觀他曾統治與長眠的台灣,許多人幾乎已經忘記他的名字了,連為他而興建的「中正紀念堂」也已經除名了。在大陸觀光景點的櫥窗裡,「毛主席」仍然是熱賣的商品,而蔣中正的陵寢沒有被搗毀廢除,也算是客氣了。還好小江對蔣中正的評價是比毛澤東高的,他認為蔣中正把「三民主義」帶到台灣,台灣才有今日的繁榮庻富,至少這是我年輕時的時空背景。在政治教條的催眠下,「立場」這種意識形態,已如一種植入腦部的作業系統,儘管已經更新了最高階的版本,對某些敏感的元件依然不能相容,就如與老家的親人談及敏感的政治,彷彿剛剛沸騰的血親關係就馬上要冷卻了,常讓我陷入一種矛盾的悲哀。其實,就算是在台灣,也是一樣,鄉愁是一種見不得人的情緒,中國人太多、地緣遠距、文化差異、新仇舊恨........這歷史的恩怨情仇,炎黃的後代,會像基因繁衍一樣,永遠都不能找到身心安頓的家國。

先不管「大人」的事,撇開這些,毛澤東的詩頗有辛棄疾的蒼涼的美感,以「文學」為信仰,血海深仇也能拋到九霄雲外。

清平樂 六盤山(1935年10月) 作者:毛澤東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红旗漫捲西風。
今日長缨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DSC03731  

我登上了長城口,往北走,是我望眼所及可見到最遠的長城,往南走,因為地勢陡峭,只能看見二個烽火台,但我對看不見的比較好奇,選擇向南走。心裡打著如意算盤,如果我登上了第二個烽火台看見遠方就要下來了,於是,當我氣喘吁吁登上了,再望向第三個烽火台,又想再上去看看有甚麼,結果陡勢更大,有一段幾乎是攀著欄杆爬上去,而且眼睛不敢向下望,這已經不是爬,是攀岩。上了第三個烽火台,第四個烽火台是往下走,也就接到了當初我們退票的纜車下車處,我居然自己登上了纜車站的高度,心裡非常佩服自己,當然,小江是一路陪著我,他當我是七老八十的老太婆,需要時時扶持,而我那年少體壯的兒子,早已登上纜車站,又復來回走幾趟,看看他是否已經被我們走丟了。

DSC03710  這平坦的坡道誘惑我往這走了.........

其實,選擇往南走是對的,因為向對面看的景致是最美的,而且不逆光,當天天氣非常好,澄藍的天,陽光刺眼,連拍照都過度曝光了。

我估計我的腳還可以承受上山的壓力,這陡峭的程度下山鐵定會磨損我的關節,我又展現了台灣人的愛好自由的氣質,問小江;從山下可買票搭纜車上來,那一定也可以買票搭下山,我們當初退的是來回票,表示有去就有回,小江經我這一提點,又趕快去詢問,Bingo!可以的,單程票是RMD80元(TWD384元),因為此時已經過了12點了,體力已經透支,只想趕快下山了。

DSC03761  這纖細的懸臂,讓我非常不安

搭上了纜車,我有懼高症,選了倒坐的位置,看見窗上貼個「車速三快二慢」,很快就體驗到這句話的恐怖,再看著它的懸吊的鋼臂,我知道為什麼要加買15元的保險了,也許是用這種方式減緩下山的速度,當纜車在空中靜置的時候,我有足夠的時間跟同車從廣東來的情侶攀談,分散注意力,他也從我的口音聽出我來自「台灣」,有趣了!在台灣人家說我的口音像「外省人」,現在在大陸,我的口音幾乎就是「台灣國語」,怎麼這麼奇怪,不過我感覺有歸屬感了。

這兩位情侶是跟我們一樣買了雙程票,不想排隊,就爬上來,但沒有退票,他們不知道中國現在已經可以「退票」了。

DSC03763  

這次登長城,很值得的是看見滿山滿谷的楓紅,雖然我的照片因為曝光過度而淡了一些色澤,至今心中的那股登高望遠的情懷依然讓我眷戀不已,長城,我鐵定還會再去的,畢竟,我只走一小段而已。

我們的午餐是在往古崖居的路上吃的,很簡單的餃子館,但卻吃到了很道地的家鄉味,鄉愁似乎一併被填飽了。

11午餐.jpg  

參考:尋找可以填飽鄉愁的餃子

 

後記:本打算寫完完結再開放留言,但寫到長城,不僅腳軟,連手也軟了,續集,等等...........先在這裡歇歇腳囉!

請接:印象北京之行(一)

請接:印象北京之旅(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丫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